说到火炮,很多人脑海里都会冒出“轰隆隆”的爆炸声和战场上硝烟弥漫的画面。作为战争中的“老大哥”,火炮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军事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。 而在众多火炮类型中,有一种叫“加农炮”的家伙,听名字就觉得有点特别——“加农”到底是啥意思?为啥不叫别的?更别提最近网上还有人热议,说美国的加农炮技术已经牛到把解放军远远甩在后面了,真有这么夸张吗?
“加农”这名字咋来的? “加农炮”这名字听起来挺洋气,但其实它压根儿没啥高深的含义,就是个音译词。咱们得先看看它的英文“Cannon”,这个词最早能追溯到拉丁语“Canna”,意思是“管子”或者“杆子”。 想象一下,古代欧洲人造出一种能喷火发射弹丸的金属管子,觉得这玩意儿长得像个大管子,就管它叫“Cannon”。到了14世纪,这种火器开始在欧洲战场上崭露头角,不管是啥形状,只要是金属管发射的,都被统称为“加农火器”。 后来,这东西传到中国,名字咋办呢?直接翻译成“管子炮”听起来怪怪的,于是就按发音给它起了个中文名——“加农”。这就跟咱们现在把“Pizza”叫“披萨”、把“Coffee”叫“咖啡”一个道理,纯粹是把外国音搬过来用了。所以,“加农”这名字没啥神秘的,就是“Cannon”的中文翻版。
既然聊到名字,那得说说加农炮到底是啥样的火炮,不然光知道名字也没啥意思。简单来说,加农炮是那种炮管特别长的家伙,通常炮管长度是口径的30倍以上。 啥叫口径?就是炮管内径,比如155毫米口径的炮,炮管长度可能得有五六米长。炮管长有啥好处?炮弹在管子里加速的时间就长,飞出去的初速高,射程远,弹道还平直,特别适合直接瞄准目标打。 举个例子,榴弹炮的炮管一般比较短,弹道是抛物线,适合打远处的隐蔽目标;而加农炮的弹道低平,像激光一样直,直瞄射击时能精准砸中敌方的碉堡或者坦克。所以在过去,加农炮可是战场上的“狙击手”,专门干那些硬骨头。
加农炮的历史变迁 加农炮的历史可不短,差不多从欧洲中世纪就开始了。那时候的加农炮还挺原始,用青铜或者铁铸成个大管子,塞上火药和石弹,点火就轰出去。威力是有了,但准头差得要命,射程也近,炮手还得冒着被炸的风险操作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冶金技术进步,炮管变得更结实,火药配方也优化,加农炮开始成为攻城战的主力。 再往后,到了18、19世纪,加农炮迎来了巅峰。拿破仑这家伙就特别喜欢用加农炮,他手下的炮兵能把火炮拉到战场上快速部署,用密集的炮火把敌人砸得晕头转向。那时候的加农炮已经能打好几公里远,炮弹也不是简单的石头,而是实心铁球或者爆炸弹,杀伤力翻了好几倍。 不过到了20世纪中期,加农炮的地位开始下滑。为啥?因为榴弹炮和加榴炮(加农榴弹炮)崛起了。这两种炮既能打远,又能打高抛弹道,用途更广,加农炮那“直来直去”的特点反倒显得有点局限。 二战后,随着导弹和航空兵的发展,传统火炮的地位都被削弱,加农炮更是慢慢退居二线。不过,它那超远射程和精准打击的特点,始终没被彻底淘汰。
说到现代加农炮,美国最近几年可是放了不少大话。2020年,美国陆军高调宣布要搞一款战略远程加农炮(SLRC),号称射程能达到1000公里。你没听错,1000公里!这要是真成了,等于从北京能直接打到上海,火炮直接变“洲际武器”了。美国人说,这炮不仅射程远,炮弹成本还低,一发才50万美元,比导弹便宜多了,听起来性价比挺高。 但这事儿靠谱吗?先别急着鼓掌。SLRC的计划刚抛出来就引来不少质疑。1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炮管得承受超高压力,炮弹还得飞得又快又稳,火控系统也得精准到变态。这技术难度可不小。而且,2022年传出消息,SLRC项目因为预算超支和技术瓶颈被砍了。美国陆军转而把钱投到别的项目上,比如扩展射程火炮(ERCA)和高超音速武器(LRHW)。ERCA倒是有些进展,测试中射程能到70公里,但跟1000公里比起来,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。 那美国现役的加农炮啥水平呢?M109A7“帕拉丁”自行火炮是主力,155毫米口径,用火箭增程弹射程也就40公里左右。还有M777超轻型榴弹炮,搭配M982“神剑”制导炮弹也能打40公里。这些火炮性能不错,火控系统先进,弹药种类也多,但射程上真没啥特别惊艳的地方。
解放军的“实战王牌” 再看看解放军这边。现役的主力是PLZ-05155毫米自行火炮,这家伙用的是52倍口径炮管,普通弹药射程30多公里,用ERFB-BB-RA增程弹能打到53公里。更厉害的是,搭配WS-35制导炮弹,射程直接飙到100公里!这WS-оно弹是个啥?它是一种18公斤的轻型炮弹,靠北斗导航加惯性制导,精度在40米以内。100公里射程啥概念?从天津能打到北京,火力覆盖范围相当可观。 PLZ-05的优点不光是射程远,它还是自行火炮,机动性强,能快速转移阵地,打完就跑,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。而且,北斗导航的加持让它在复杂环境下也能精准打击,这在现代战争中特别实用。相比之下,美国现役火炮的射程和精度暂时还没能全面超过PLZ-05。 再往前翻翻,解放军还有86式152毫米加农炮,虽然是上世纪的老家伙,但经过改进后射程也能到45公里,实战中表现稳定。它的设计简单粗暴,成本低,适合大批量装备,虽然比不上PLZ-05那么先进,但在某些场景下照样能派上用场。
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? 光看数据,解放军的PLZ-05在射程上确实占了上风,100公里对比美国现役的40公里,差距明摆着。但这不意味着美国就完全落后。美国在火控系统、弹药研发和信息化整合上还是有优势的。比如M982“神剑”炮弹,能通过GPS制导精确打击移动目标,解放军的WS-35虽然也有制导,但弹药的多样性和成熟度可能还差一截。 再说未来,美国的ERCA项目如果成功,射程能到70-100公里,基本追平PLZ-05。而且美国还在搞高超音速武器,虽然不是传统火炮,但射程和威力都远超现有装备。解放军这边,火炮技术也在稳步提升,比如传闻中的PLZ-05改进型,可能会有更远的射程和更智能的弹药。 所以,美国最强加农炮“远超解放军”这话,现在还站不住脚。SLRC只是个没实现的梦,现役装备上解放军甚至还略占优势。但长远看,美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不容小觑,双方在火炮领域的竞争估计会越来越激烈。
盈辉优配-股票配资配资平台-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