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那个冬天,当《明斯克协议》的墨迹还没干透,德国铁娘子默克尔就冷不丁地说了句让人心惊的话:“这协议就是给乌克兰争取备战时间的。”当时多少人觉得她这话说得太绝,甚至有点儿不合时宜。
更狠的还在后头。2022年初,刚卸任的默克尔又扔出一记重磅:“这场仗打起来,欧洲可能就是那个最倒霉的。”话音刚落,俄乌冲突就真的爆发了。
现在回头看,老太太这话简直就是神预言。
能源这根命脉,一断就要命
说起来也真是讽刺,欧洲当年过得那叫一个滋润。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过来,价格便宜量又足。2020年的数据摆在那儿:欧盟进口的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,俄罗斯占了23%、40%、45%。
德国那些制造业巨头,西门子、大众这些响当当的牌子,全靠着这些便宜能源转动机器。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时候,谁会想到有朝一日会断供?
结果这一打起来,北溪管道说炸就炸,欧洲傻眼了。工厂停产,老百姓家里连取暖都成了奢侈品。这时候美国人笑眯眯地上门了:“既然俄国货用不了,那就用我们的吧。”
欧洲人一开始还挺感激,觉得美国雪中送炭。用了一阵子才发现,这哪是雪中送炭,分明是趁火打劫!同样的天然气,美国人敢卖三倍价!
美国人吃肉,欧洲人喝汤
价格一飙升,欧洲企业哪还顶得住?2022年第四季度,申请破产的企业比去年同期暴增36%。这还只是开胃菜,真正的大戏在后头。
美国人一边卖高价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,一边又推出各种补贴法案,明摆着就是要把欧洲企业给挖过去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,这可是世界500强啊,居然关掉德国的两家大厂,跑到美国去开了四家新厂。
这就好比你家里出了事儿,邻居不但不帮忙,还趁机把你家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。巴斯夫带走的可不只是设备,还有技术、人才、就业机会,这损失哪是几个数字能算得清的?
援乌成了无底洞
更要命的是,乌克兰这边每个月财政赤字超过30亿美元,就像个无底洞一样。美国嘴上说得好听,实际出钱的时候就各种推诿。最后还不是得欧洲各国自己掏腰包?
连芬兰、捷克这些小国都被拉上了援助名单,可想而知欧洲已经穷到什么份儿上了。各国政府为了凑钱,该减的民生预算减了,该加的税也加了。老百姓看着物价飞涨,各种税收名目繁多,心里能不窝火吗?
俄国人反倒越活越滋润
反观俄罗斯,被制裁之后干脆向东转,跟亚洲市场打得火热。能源出口不但没少赚,价格还挺美。那些天天喊着俄国要“崩溃”的人,这脸打得啪啪响。
默克尔十年前就说过:“把地缘政治当法宝,一旦陷进去,将会毫无退路。”当时欧洲各国都当她说胡话,现在看来,人家说的句句在理。
欧洲还能撑多久?
现在的问题是,欧洲还能继续这么流血下去吗?乌克兰需要的可不是一次性援助,而是持续不断的输血。欧洲就算砸锅卖铁,又能撑多久?
美国在这场博弈中赚得满嘴流油:军火生意红火、能源价格暴涨、欧洲企业纷纷搬迁。反观欧洲,失业率飙升、制造业外流、民生凋敝。这买卖做得,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时代不等人
从2015年的《明斯克协议》到现在,整整十年过去了。欧洲从当年的“全球价值灯塔”变成现在的陪跑选手,这变化快得让人猝不及防。
虽然现在有些欧洲的明白人开始清醒,开始反思这条路走得对不对,可时代不等人。错过了这班车,下一班什么时候来还真不好说。
欧洲要想不被时代彻底抛弃,可能真得有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勇气容易有,钱从哪儿来可是个大问题。
写在最后
默克尔这个预言家当得还真不是盖的。十年前的一句提醒,如今句句应验。欧洲人当初要是听进去她的话,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。
现在回头看,北约的“保护伞”到底保护了谁?美国赚得盆满钵满,欧洲却被薅得体无完肤。这笔账,欧洲人自己心里最清楚。
你觉得欧洲还能从这个泥坑里爬出来吗?还是说这就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,再苦再累也得走下去?
盈辉优配-股票配资配资平台-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