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杜建英在中国逐渐从娃哈哈的台前隐退时,她在美国的“第二人生”却正变得日益清晰和高调。
她的重心,似乎从商业帝国的日常管理,转向了为子女以及更多孩子铺设一条通往世界顶尖精英阶层的道路。
康科德学院Concord Academy,建立于1922年,距离波士顿市区仅18英里。
这座著名的小镇除了Concord,还有另外一所顶尖的寄宿中学Middlesex,两所学校仅仅相距不到3英里。
小镇离波士顿也只有20英里左右,火车转地铁就可以直达波士顿市中心,交通十分便利。
校园是开放式的,整个社区完美地融入了当地小镇。每天放学后,学生们可以去小镇上喝杯咖啡,或是逛一逛书店,感受小镇温馨、紧密的氛围。
展开剩余81%作为全美最顶尖的私立寄宿学校之一,是名副其实的“常春藤盟校摇篮”。
Concord总共开设了200+门课程,涉及计算机科学、英语、历史、数学、科学、现代与古典语言等多个学术部门。
开设了70+俱乐部,涵盖了各个领域,包括电影俱乐部、奇幻小说俱乐部、模拟联合国、机器人俱乐部等。
Concord相信理想的大学申请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规划,学生既要敢于挑战自我,但也要兼顾平衡。大学升学咨询办公室尽可能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和负担,并引导学生争取到最佳结果。
11年级学生会开始与辅导员进行一对一的会面,进行个性化的升学咨询。
知名校友包含:
哈佛首位女校长凯瑟琳·德鲁·福斯特的母校; 肯尼迪总统女儿-罗琳.肯尼迪的母校; 获得格莱美提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Larry Goldings;杜建英的三名子女均毕业于这所学校。其中,宗继昌是2015届学生,宗捷莉是2016届学生,宗继盛是2023届学生。
将三个孩子先后送入康科德学院,仅仅是第一步。
杜建英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家长,她迅速成为了学校最活跃的捐赠人之一。
在美国私立教育体系中,捐赠的额度直接与话语权挂钩。凭借雄厚的财力,她成功进入了康科德学院的校董会。
这意味着她从学校的“客户”变成了“主人”之一,能够直接参与学校的战略发展、财务预算、校长任免等最高级别的决策。
而担任“百年校庆活动”的联席主席,更是将她推向了该校权力与荣誉的顶峰。这不仅证明了她的财力,更彰显了她在这个顶级精英社区中的组织能力和被认可度。
她通过这种方式,为自己和子女在美国上层社会构建了强大的人脉网络。
如果说在康科德学院的活动是“融入”,那么联合创办新英格兰创新学院(New England Innovation Academy, NEIA),则是杜建英试图输出自己价值观的“创造”。
这所面向6至12年级学生的学校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预科学校,而是标榜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——“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”(Human-Centered Design)。
学校的创新顾问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综合设计与管理(MIT Integrated Design Management)研究所的创始主任Matthew S. Kressy,以及耶鲁大学发展与校友关系高级副院长Joel A. Getz。
学校将与当地的创新公司和教育机构合作,为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体验,并为本地和国际学生提供教育机会。
高昂的学费(寄宿生每年近7万美元)确保了其精英定位和顶尖的硬件设施。
NEIA的全新校园环境优美,占地26英亩,位于绿意盎然的自然保护区内,可谓森林学校,为学生探索自然、进行环境教育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课堂。
学校距离波士顿市中心和波士顿洛干国际机场仅35英里,所在地Marlborough是大波士顿地区生物医学、高科技发展重镇。
更重要的是,它反映了杜建英对未来教育的思考。她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“教育乌托邦”,在这里,学生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,更是同理心、创造力与企业家精神。
从个人成长到学术突破,从跨文化交流到社区建设,每一刻都闪耀着NEIA学生的智慧与温度,也不断提醒我们:这所学校、这群学生、这个社区,真的很特别。
然而,2025年7月,香港高等法院的一份诉状,将杜建英在美国精心构建的教育家和慈善家形象,与一场赤裸裸的财富战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。
发布于:上海市盈辉优配-股票配资配资平台-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-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